2012年3月13日在井冈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龙波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吉安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三区”战略,进一步做大旅游、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美城乡,推进和谐全面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精彩开局。多项工作成效突出,创历史新高。财政总收入迈上5亿元台阶;大门票收入迈上2亿元台阶。荣获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第3名,生态建设先进县(市)第1名,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市)第1名。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获“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9亿元,同比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47亿元,同比增长4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总收入达5.12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40.6%。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3.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5.73%。
——旅游经济创历史新高。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国际杜鹃花节,积极组织“大营销”,尤其是通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全天候播放宣传片和在亚洲网上发布旅游信息,国内外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取得了轰动效应,井冈山旅游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红色培训如火如荼,有近30个省(区、市)的游客及党员干部到井冈山开展培训、旅游。景区管理规范有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申遗和旅游上市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全年共接待游客671.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94%、48.52%。
——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陶瓷、塑料光纤、新型电子、生态食品、机械加工、大理石加工等产业发展。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达5亿元的日用瓷企业2家,陶瓷年产值达16亿元。品牌创建实现新突破,“红杜鹃”牌陶瓷和“井冈”牌酒类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芳心”等6个品牌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33亿元、增加值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6%和19.7%。
——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建设了以 “十大产业”为主的产业基地55个,新增基地近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华富畜牧有限公司、新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年出栏生猪近10万头,侨益供港蔬菜基地每天向香港供应3—5吨新鲜蔬菜,荣获吉安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第3名。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大会战,龙江河河堤整治,井冈冲水库、石市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市)项目有序推进。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顺利推进了市民中心、中心公园、火车站进出口公路、黄洋界大道完善工程、新体育馆等项目建设;启动了根据地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刘家坪污水处理厂、南湖三期改造工程,完成了体育场改建、中心景区供水管网改造;启动了火车西站、龙市商贸广场等项目建设,竣工了龙市街景和市政道路改造及亮化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点特色产业培植和村庄环境整治,狠抓农村无序建房和违规建房整治。厦坪菖蒲村荣获“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
——重点项目克难奋进。通过落实责任、有效破解项目建设瓶颈,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项目调度和督查,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重点项目开工96个,开工率达92.3%,完成投资25亿元。尤其是通过建立拆迁安置帮扶工作机制,以大力度推进大拆迁,以大拆迁带动大建设,拆迁安置工作和谐圆满,在速度和总量上为近年来之最,共征收房屋500余栋,近14万平方米,使得一批关乎民生和井冈山未来发展全局的“难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非工口国有企业改革及后续工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林业产权配套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取得新进展,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顺利完成,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6.65亿元,增长21.39%,各项贷款余额20.81亿元,增长31.27%;事业单位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岗位设置圆满完成;公共资源进场交易达12.31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列吉安市各县(市)第1名;对外开放扎实有效,先后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了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引进内资13.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57万美元,荣获吉安市引进内资先进县(市)称号。
——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投入近2亿元推进保障性民生工程。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16994人。新增城镇就业5100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发放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近1000万元;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升,发放低保金1585万元。率先开展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8%。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7200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5户,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32个。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11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115元,同比增长9%。
——社会管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年、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年、社会管理创新年、公正廉洁执法年活动,安全生产、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逐步下降,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和群众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工作满意率均列全省100个县(市、区)第1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编写了地方德育教材《井冈山精神》,完善了井冈山实验学校、毛泽东红军学校等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被科技部评定为“科技进步县(市)”,被省科技厅列为“江西省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县(市)”,江西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荣获“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举办了全国“青春红歌会”启动仪式。我市运动员罗越在全国射击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小口径手枪冠军。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暗访检查验收。“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作有效实施。共完成重要接待2023批次、近3万人次,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完成造林绿化2.54万亩,通道绿化15公里,城区新增公共绿化34万平方米,荣获吉安市森林城市创建先进县(市)称号。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同时,法制、外侨、物价、审计、质量监督、工商、食品药品监督、气象、人防、民族宗教、档案、工青妇、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办理吉安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满意率均为100%;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5件、政协提案64件,满意率分别达98%、100%。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努力做到重大项目公布于众、重要事项问计于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强化“市长直通电话”、“市长信箱”办理工作,使政府的每项决策、每项工作都能体现民意、顺应民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吉安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井冈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中直、省直驻山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人均占比高,但总量偏小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进位赶超的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现,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制约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环境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和吉安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第十三次、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井冈山为奋斗目标,以“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精神家园”品牌为引领,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吉泰走廊建设,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坚持主攻项目、决战“三区”不动摇,深入实施“做大旅游、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美城乡、和谐全面发展”战略,稳中求进,进位赶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04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81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08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完成6.14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7亿元,增长18%;旅游人次达704.6万,实现旅游总收入51.83亿元,均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8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5元,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5525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达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努力办好“十件为民实事”,即:修通井冈山火车站进出口公路、在新城区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完成市民中心主体工程、完成井冈山市新体育馆建设、实施茨坪景区亮化美化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改造、新增农业产业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完成2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龙江河综合改造、对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三个提升”,持之以恒做大旅游。
提升旅游品位。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完成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信(梨坪)国际会议中心、大陇至源头公路以及井冈山大酒店、大型生态停车场建设,抓好迎宾馆添建房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设施档次。不断改进服务,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立法工作,加强旅游经营场所和市场秩序管理。深入推进景区综合执法,实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计划,不断优化景区旅游环境。
提升影响力。加强与高端媒体及重要客源地主流媒体合作,积极开展节庆营销、旅游大营销、推介会促销、网络直销。继续举办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推出红色题材影片《红色恋歌》和3D旅游形象宣传片《境界•井冈山》,在央视《朝闻天下》和京沪穗地铁沿线投放井冈山旅游形象宣传广告,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广告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培训“营销”机制,做足红色经典培训文章,推动红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力争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年培训达1万人以上。抓紧推进世界“双遗产”申报和旅游上市,进一步扩大井冈山的知名度。
提升辐射带动力。发挥井冈山红色旅游龙头引领作用,对接吉安市“三山”战略,打造两大旅游圈。打造以茨坪为中心,将茅坪、龙市等地纳入其中的环井冈旅游圈,启动罗浮宾招服务区规划建设,实施龙市城区拓展规划,大力扶持新城区宾招酒店、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井冈山红色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一批景观优美的文化村、生态村、民俗村。打造以井冈山为龙头,融入周边县区共同发展的大井冈旅游圈,启动合作开发仙口水库与遂川热水洲温泉度假村项目,实现与青原山、武功山和其他兄弟景区的客源共享。努力构建山上培训观光,山下餐宿休闲,“城乡互动、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功能体系。着力发展与旅游业配套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旅游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和生态农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二)围绕“三个打造”,持之以恒做强工业。
打造园区平台。加大投资力度,有序推进园区道路、标准厂房、污水处理、供电网络、供水供气等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提升产业承接的保障能力。建立统一制度,推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把住准入门槛,确保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率。对园区土地实行滚动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抓紧园区规划修编,争取省里正在进行的扩区调整政策,努力挤进省级工业园行列。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式、链条式发展。扶持大圣塑料光纤股份制改革,推进井冈山电器、海巢光电、吉翔试验设备等项目建设,加大“云”计算项目、井冈山(中山)民营科技产业园的推进力度,力促其顺利落户。
打造传统支柱产业。加大技改力度,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提升产品品质,着力扶持恒达公司成为产值超2亿元企业,加快恒华御建筑陶瓷第二条生产线建设步伐,力争在陶瓷产业区形成一个以日用瓷为主,建筑陶瓷、礼品陶瓷、电器陶瓷相辅相成的多元化发展的陶瓷工业板块。发展壮大井冈酒业、同志哥食品、福霖素食、惠狮特油脂等食品加工企业。继续推进大理石精加工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围绕“三个优化”,持之以恒做优农业。
优化“十大”产业。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市本级继续安排1000万元,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快发展魔芋、金银花、山葵、金桔、茶叶、无公害蔬菜、油茶、葡萄和木槿花、柰李、有机大米等农业“10+5”产业。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及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唱响井冈农产品有机绿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突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水利设施三年大会战,全面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和重点河堤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任务,切实加大小农水重点县(市)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突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突出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森林防火、基层水利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优化新农村建设。推进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完成100个以上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建设任务,推行镇村联动、整村推进、村落连片三种建设模式,重点在景区景点、铁路高速沿线、园区城区附近打造一批标准化的“五美”乡村。
(四)围绕“三个加强”,持之以恒做美城乡。
加强规划建设。高起点修编《井冈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完成《罗浮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龙市城区拓展详细规划》及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加快推进新市场路开发建设、光彩事业培训基地、刘家坪污水处理厂、南湖公园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面竣工中心公园,实施拿山河湿地公园项目和八面山大道完善工程。加快推进龙市商贸广场、龙市火车站进站道路、城区供水管网建设,不断改善会师广场及纪念碑周边环境。配合推进衡茶吉铁路和井睦高速公路建设,实施井冈山游客集散中心一站二场项目、农村客运网络化连通工程、县乡道升级工程,力争将厦坪至新江公路纳入国道改造。
加强城市管理。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土地供应、项目审批、建筑设计等环节认真落实规划要求,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化城市卫生管理,建立健全清扫保洁管理机制,强化督促检查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到位。加强对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杜绝乱搭、乱建等现象。
加强乡镇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规划建设好一条景观道路、一套供排水系统、一个文化休闲广场、一个综合农贸市场、一个乡土文化展示厅。抓好乡镇所在地街道硬化、亮化,公园广场、街路两侧、乡镇机关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建好垃圾处理场,设立垃圾箱,推进以庐陵和客家文化风格为主的街景改造,规范宣传栏、宣传牌匾、宣传标语等建设。配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路面干净整洁,路灯亮灯率达到98%,排水设施通畅,打造整洁优美的乡镇环境。
(五)围绕“三个落实”,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
落实新要求。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在2020年前确保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五突破”(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科学制定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打好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五大攻坚战”。
落实新标准。中央决定将扶贫标准由人均年收入1196元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按照国家扶贫新标准测算,我市现有贫困人口4万多人,包括还处于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易发、特殊贫困问题凸现、亟待搬迁的部分贫困群众,这些都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我们将认真抓好调查摸底,确定扶贫对象,抓住扶产业、扶困难户、扶基础设施三个重点,把握国家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的有利时机,做好中央苏区县跟踪认定工作,全面启动连片开发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落实新举措。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专项扶贫,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和资金,积极推进移民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专项扶贫开发。大力开展行业扶贫,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职能优势,积极推动农田水利、电力交通、邮政通讯、科教文卫等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加大科技、旅游、文化教育、人口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行业扶贫力度。大力开展社会扶贫,积极与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继续坚持市领导、市直单位部门挂乡包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能人帮扶贫困户制度,实施市领导每人定点挂一个贫困村,每个市直单位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定点挂钩扶贫一定五年不变制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六)围绕“三个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创造良好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和良好秩序,不断提高政府统筹经济发展的能力。
转变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配套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监督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明晰国有林场产权,保障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抓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转变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注重产业配套项目的招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农业、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领导带头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努力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招大引强的转变。坚持招商、安商并重,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力争引进市外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
(七)围绕“三个加快”,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森林城市创建步伐。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为依据,继续深入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抓好城市建成区绿化,在规划区范围内采取造林补植、栽花种果、林相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打造城市“绿肺”。积极抓好农村村庄、农民家庭庭院和通道绿化工作,提高绿化水平。推进“森林十创”活动,强化片状植绿、见缝插绿、增绿补绿。
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农村面源污染等,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污染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和危化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严格环境监察执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节能减排。推进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达标运行,抓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治污设施的减排作用。积极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能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
(八)围绕“三个加大”,确保和谐全面发展。
加大民生投入。认真落实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以上。重点推进工业园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完成8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完成90%。继续提高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水平。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两病”救治,开展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工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人每天补助3元。继续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推进“菜篮子”工程,抓好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测调控,依法严厉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确保物价基本稳定。
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调整教学网点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申报并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基层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繁荣井冈红色文化。加快城乡基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农合和大病统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接待工作一流水准和形象。
加大创新社会管理力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以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平台,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加强互联网监管力度,对网络信息舆情进行动态管控,防止网络突发事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突出抓好森林防火,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森林火灾。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促进社会平安稳定。
(九)围绕“三个提高”,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执行力。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及市委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提高操作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以群众利益为重,办实事、求实效,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得民心的工作。进一步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政府决策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府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敢于担当,以科学的方法去直面矛盾,以过山的韧劲去破解难题,不断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提高公信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快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制度建设,深化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规范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运行与应用。加强对资源资金配置、行政许可审批、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的防范和监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使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廉能问责和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重点解决“慵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不良作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使命神圣光荣,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井冈山作出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