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建华
编者按:日前召开的中共吉安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积极践行“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吉安篇章而努力奋斗。本报从今日起开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县(市、区)委书记访谈”专栏,就各地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谈具体措施。
就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表示,井冈山将紧紧围绕“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三最”目标,打好三大战役,确保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在井冈山落地见效。
打好红色传承主动战,努力实现红色最红,让井冈红色放射新光芒。井冈山按照“紧贴实际,讲好故事”要求,不断从井冈山精神的源头汲取信念和力量,强化红色引领,壮大红色培训,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汇聚力量源泉。加强红色遗产资源普查力度,加大红色资源深度整合力度,强化区域红色资源的整合与辐射,开展红色旅游一体化建设;结合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研究推出系列高质量理论成果,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精品力作;打造红色培训“井冈模式”的全国品牌,把井冈山打造成共产党人的信念高地和精神家园,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蕴含的丰富党建内涵,强化井冈山精神的深远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开创井冈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驾护航。
打好蓝天保卫战,努力实现绿色最绿,让井冈绿色绿出新精彩。井冈山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守生态红线、水资源红线、耕地红线,明确红线监管职责,让红线真正成为“高压线”。严把项目引进关,凡是环保诚信度不高的企业和项目,一律不得引进;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道路,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实施“茨坪+”行动计划,持续推进“1+6”特色旅游小镇,在每个乡镇打造2到3个精品乡村旅游点,推动从“景点游”到“全域游”。构建常年旅游新格局,开发冬季旅游和夜间消费新产品,做优做强“1+4”特色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休闲经济、会展经济、电商经济等新型经济,着力建设精品民宿、运动健身、田园观光、健康养老项目,推动从单一旅游到立体经济的转变;坚定不移实施“百家企业、百亿园区”“双百”战略,加快推动“一园四区”建设,促进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竹木加工、陶瓷创意等四大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品牌创建。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力争每个乡镇打造一个千亩产业示范基地;巩固“清河行动”成果,完善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开展降坡封尘整治,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全链条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增强农业农村的吸引力。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打好致富奔小康攻坚战,努力实现脱贫最好,让井冈小康迈上新征程。井冈山创新“产业增收、返困不返贫兜底保障、进退动态管理、党建引领”四个全覆盖机制,努力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继续作示范、带好头。按照“一户一块茶园、一户一块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发展思路,降低产业奖补门槛,大力发展茶竹果,实现镇有千亩产业、村有百亩基地目标。实施“光伏+”行动计划,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保障,帮助建立稳定增收渠道,力求家家有致富产业,人人有产业收入。围绕有困难不返贫这一目标,全面提高安居、教育、医疗、救助等保障水平,确保能脱贫、不返贫。每年从旅游收入、土地收入中切出10%作为扶贫基金,确保返困不返贫,人人都有兜底保障。加强部门数据互通共享,实行跟踪监测,确保驻村工作队每月有人驻点20天以上,及时掌握动态情况。严把退出关,严格对照脱贫标准,达标一户、验收一户、脱贫一户。做到有进有退,进退有序。不断挖掘新时代井冈山精神内涵,依托毛秉华工作室、红色讲习所、“乡村大讲堂”等,搅动脱贫思想、坚定致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