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植物天堂:一天穿越热带到寒带感受奇妙世界
中国新闻(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7年02月18日 14:09
A-A+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6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拥有中国山地生态系统从“热带”到“寒带”最完整的垂直植被类型组合。从热带到寒带,一天就能穿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秘这个全世界“最奇、最深、最幽、最绿”的植物博物馆吧。
墨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
穿越第一站:墨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海拔115——1100米,常见植物有植物活化石“桫椤”与墨脱兰草。
从最低的115米到最高的4800多米的嘎隆拉山短短100多公里的路垂直落差近5000米
穿越的起点,当然是有隐秘莲花之称的墨脱。因为印度洋水汽通道由南向北的润泽,墨脱奇迹般地囊括了大峡谷五个垂直顶级生态组合,从热带到寒带,从最低的115米到最高的4800多米的嘎隆拉山,短短100多公里的路,垂直落差近5000米。
满山苍翠
原始古老的植物活化石“桫椤”
大片的低山热带季风雨林,这里是西藏最热的地方,满山苍翠,最好认的就是我们,野芭蕉林里的一把把“绿色大伞”,羽状纱裙随风摇曳,没错,我们就是原始古老的植物活化石“桫椤”,7000万年前,曾经是恐龙的美食,现在成为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
生活在西藏的兰科植物
穿梭雨林或者行走江边,很容易碰到的还有我们——墨脱兰草。别看我们贝母兰的果实只有小指母头大,肚子里可装着上万颗兰花种子呢。不过,只可观不可随便采哟,现在像我们这样生活在西藏的200种兰科植物都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
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
穿越第二站: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海拔1100——2400米,霸主植物:青冈与小果紫薇。
青冈也被称为气象树
海拔上升1000米,现在开始加外套了,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里,抬头仰望的是高达几十米的霸主植物青冈。人们喜欢把我们青冈,叫气象树,在长江以南分布很广,老乡有时候还根据我们树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天气,比如叶子变红,可能会下雨。雨过天晴,又变回深绿色。有用就好!
“白衣仙女”学名叫“小果紫薇”别名为猴子树
如果您在墨脱公路旁看到一群树干又白又高的树,那就是我们这些“白衣仙女”了,我们的学名其实叫“小果紫薇”,是墨脱的旗舰树种。不过高手在民间,聪明的老乡给我们取了一个有趣的别名,叫猴子树,因为树干太光滑,猴子爬不上去急得哭。
亚高山温带常绿针叶林
穿越第三站:亚高山温带常绿针叶林,海拔2400——4000米,霸主植物:墨脱冷杉、云杉。
云杉和冷杉
海拔上升到2400米到4000米,霸主植物变成了我们云杉和冷杉。大峡谷区域,有着中国最大的云杉林区,里面“最能长”的肯定是云杉家族,生长量是其它树种的2到3倍不说,而且别的长到一百岁就够本了,我们到两三百岁还在长。针叶树林里最显个儿的也是我们,最高有80米。 有人说墨脱冷杉“高冷”,没办法,老祖宗就选了冷湿的阴坡,棕色的土壤,当做家。不过,我们冷杉家族住得高,也有高的好处。中科院的专家们专门研究我们家的位置,也就是林线的海拔,这是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坐标,现在整个大峡谷里冷杉林线的最高海拔在4400米。
高山灌丛草甸
穿越第四站:高山灌丛草甸,海拔4000——4600米,霸主植物:四大高山花卉 杜鹃、龙胆、报春花、绿绒蒿。
“高山四大花卉”
再往上走,穿越之旅最幸福的时候到了,号称“高山四大花卉”的我们——杜鹃、报春花、龙胆、绿绒蒿,在海拔4000多米等着您呢。全世界960多种杜鹃花,中国占到六成,而作为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之一,西藏的高山杜鹃,如雪层杜鹃、林芝杜鹃等等,因海拔不同而各有千秋。 要知道高原的春天什么时候来,往草甸看,我们报春花,只待冰雪消融就绽放。不过,最特别的还是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新形成的类群绿绒蒿,在欧洲朋友的心中,我们是世界名贵花卉,而在牧民心中我们则是可爱的高原牡丹。
高山冰缘植被
穿越第五站:高山冰缘植被,海拔4800——5200米。
红景天
有人说高处不胜寒,其实,生活在高山冰缘带的我们,自有“生存之道”。恶劣的低温、干旱、强紫外光都不怕。风大,我们红景天趴在地上长矮点,蒸发快,叶片纤细点“锁水”,别忘了地下还有强大的根系“蓄水”。冷的话,我们雪莲裹上雪白的绒毛,天然羽绒服保暖足够。当然,海拔上到5200米以上的高寒冰雪带,我们就去得少了!也有武林高手,江湖人称“偃卧繁缕花”,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6100多米的地方,耐寒指数无人能比!